Discuz!官方免费开源建站系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[疑问] 软件人才不是从书本中来,也不是从证书中来。

[复制链接]
xiaoxiaohei 发表于 2008-8-1 11:03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软件人才不是从书本中来,也不是从证书中来。
  软件人才只能从实践中来,从软件中来!

  软件业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高科技能否站到世界前沿的一件大事,受到国家有关领

导部门及信息产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。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,即资金、

人才和市场。今天的专栏针对如何培养软件人才进行分析和论证。  

  软件人才的缺乏是世界上众多国家,所共同面临的问题。由于国内软件业发展相对

较晚,规模较小,人才缺乏就显得更加突出。如何以快速度培养出一大批高质量的软件

人才就成了一个很迫切的话题。  

  从过去几年看来,解决方法大致有两方面。一是软件人员的培训。新办的高校35所

软件学院去年秋季都已开始招生,有读硕士的、博士的,也有读本科或第二学士学位的

。有的班面向所谓“蓝领”人才,即软件工程师;也有的班面向“白领”或“高级”人才,即

软件结构设计师或经理级的管理人才。同时,许多像北京JAVA私塾这样的脱产软件培训

班亦应运而生,以满足希望转行的技术人员之需要。  

  学院式的培训是否能达到快速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呢?软件人才到底从何而来?

要回答这些问题,必须先了解软件是怎么开发的,软件人员需要什么技能和知识结构,

以及软件人员的成长路线。软件开发团队的经验以及多年在硅谷的耳濡目染,我认为软

件开发与其说是科学技术不如说更像艺术或体育,扎实的基本功与刻苦的训练虽然重要

,但最终的成功是通过大量的项目实战,不断地积累经验。  

  软件人才的知识结构

  一个软件产品不是存在于真空中的。 它是针对某一类应用的需要,通过一定的开发

工具,面对某些特定的运行平台而开发出来的。 因此, 除了足够的计算机背景和编程技

巧之外,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还要具备如下几方面的知识:  

  1. 通用的软件工程知识。譬如,一个好的工程师应懂得从产品需求书、项目规划

、软件系统框架设计,到具体界面设计、编程、测试等一系列步骤,知道哪一步应做什

么。  

  2. 软件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。举例说,如果一个软件是为银行业所用的,那么懂

得相关银行业务就对软件的设计和修改有决定性的作用。  

  3. 具体软件工具和环境的知识。在做一个软件产品前,要选定软件的应用平台、

操作系统,以及编程所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和开发系统。用Java开发一个运行在Solaris服

务器上的企业级的应用软件与用C++编写WindowsXP上的个人应用软件,对一个工程

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很不一样的要求。譬如,如何利用Java虚拟机的特点提高程序效率

,如何利用CVS的特点更有效地管理开发,如果是开源软件,如何与开源社区协调等等

,问题都因项目而不同。  

  显然,这些知识大部分是在大学的课堂上学不到的。只有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,才

有可能成为软件开发的专家。而也只有参加好的学校的培训,像北京JAVA私塾就不错,

才能够在短时间内,通过有过多年项目经验的老师的引导,多自已动手写一些项目,积

累足够经验的人才有可能进入公司,达到公司的要求。

对于软件人才总结出如下几点。  

  首先,要想培养大批的软件人才,大学的教育仅仅是打基础的阶段而已。真正的人

才要通过大量的项目实践,通过多个软件产品开发周期的磨练,才能塑造成。软件编程

的思想,不能只是在软件企业内部开发产品时才实施,而是应该多方面渗透到工作和学

习中。譬如说,像北京JAVA私塾这种培训班,就是很注重软件编程的思想,老师指导的

各种开发项目,就应该运用软件工程的各种规范和工具,而不应该因为是一次性或临时

性的工作而简单凑合。在Sun公司,就连公司的网站内容都严格按照软件源代码来管理

,不仅可以自动记录内容修改的情况,出了问题时也很容易恢复到从前的版本。  

  其次,不管是CMM也好,还是Sun的PLC也好,关键不在于证书,而在于实际开发

应用的能力,在于在软件研发上有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规范和流程。最终的检验标准则

是一个公司能不能开发出好的的软件产品。用产品说话,比一纸证书或公司的广告要响

得多。  

  总而言之,软件人才不是从书本中来,也不是从证书中来。软件人才只能从实践中

来,从项目开发中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官方站 ( 皖ICP备16010102号 )star

GMT+8, 2025-9-15 18:58 , Processed in 0.097198 second(s), 14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