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scuz!官方免费开源建站系统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建議下一版本DX2.5,澈底的刪除打招呼的功能!

[复制链接]
mels 发表于 2011-10-2 01:16:5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常有站上朋友問我,打招呼和短消息的功能,兩者到底有什麼不一樣?!
我回答說:打招呼只能打較簡短的問候內容;而短消息可以用較冗長的聯繫內容。
又有人問:可是那短消息也可以打較簡短的內容啊,這還需要打招呼嗎?
這下子我可被問的啞口無言了。
的確!打招呼能做到的,用短消息也可以辦到,又何必需要打招呼這功能呢?
況且與朋友的打招呼內容,並不能像短消息一樣,有保存著歷史的對話記錄(一目瞭然);
也許上一次給朋友的打招呼,在今天收到朋友回覆的招呼時,就會忘了曾經打過招呼的內容,
而覺得這位朋友今天回覆的這個招呼有點「莫名其妙」;如果打招呼對象過多,相信這「混亂」的情
形,想必會更嚴重。

所以在此強烈建議DZ團隊澈底的刪除打招呼的功能,或者整合至短消息裡,讓短消息裡有打招呼的功能
(譬如標題前可選擇表情..等等);或者僅只有原短消息的功能。

以上純屬小的淺見,僅提供給DZ設計團隊參考、斟酌。
最後祝,在百忙之中的DZ團隊辛苦了,加油!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mels 发表于 2011-10-3 22:34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打招呼的功能 真的有點多餘的 很少人在使用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孝感 发表于 2011-10-3 22:50:53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孝感 于 2011-10-3 22:53 编辑



看了一下我的站  。打招呼 似乎侧重的 是用户的动作行为 。传递消息是它附带的一个功能 。

比如 娱乐论坛侧重的娱乐气氛 。  ”飞吻“动作  明显能提升用户的亲密度。

不知你 讲的的是否  是这个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mels 发表于 2011-10-3 23:19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孝感 发表于 2011-10-3 22:50
看了一下我的站  。打招呼 似乎侧重的 是用户的动作行为 。传递消息是它附带的一个功能 。

比如 娱乐 ...

打招呼的動作對親密度有影響,
難道傳遞消息不能提高親密度嗎?!
彼此在自己的帖子內回覆;日記裡留言、表態..;等等,親密度應該也會有影響才對。
只是覺得打招呼這功能有點多餘的,不如整合至短消息裡,無論如何很感謝你的回應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0:44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打招呼就是见了你笑一笑或撇个嘴
站内信就是见了你说声你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mels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4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0:44
打招呼就是见了你笑一笑或撇个嘴
站内信就是见了你说声你好

假如我在短消息(站內信)裡加一個表情符號:笑一笑或撇個嘴,一樣可以達到打招呼的效果,那要打招呼的功能何用呢?很感謝您的回覆.(今天我特別有禮貌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mels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4
假如我在短消息(站內信)裡加一個表情符號:笑一笑或撇個嘴,一樣可以達到打招呼的效果,那要打招呼的功能 ...

打招呼快捷,简短;就像发手机短信;

站内信长一些,可以描述更详细的内容{:1_128:}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mels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9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6
打招呼快捷,简短;就像发手机短信;

站内信长一些,可以描述更详细的内容

假如打招呼就像發手機短信那樣,那請問要如何像短消息一樣永久保存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1:10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mels 发表于 2011-10-4 01:09
假如打招呼就像發手機短信那樣,那請問要如何像短消息一樣永久保存?

永久保存?你服务器是多大的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Gnagno 发表于 2011-10-4 01:11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{:soso_e162:}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小黑屋|Discuz! 官方站 ( 皖ICP备16010102号 )star

GMT+8, 2025-8-26 18:36 , Processed in 0.137552 second(s), 15 queries , Gzip On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